顏寶敬先生1962年出生在德化縣,成長在的一個陶瓷世家,其祖輩是唐末時期編寫中國第一部陶瓷專著《陶業法》顏化綵和明朝中期聞名中外的陶瓷宗師顏俊高,從小就受陶瓷熏陶。改革開放之初,顏寶敬意識到是發展中國陶瓷文化的大好時機,在1985年毅然辭去令人尊敬的教師職業,投身陶瓷事業。

      在從事陶瓷事業以先,顏寶敬在地攤當小商販,到1987年7月才結束了地攤小商販的生活,將擺地攤所掙來的6000元錢開起了一家陶瓷批發店。他表示說自己不可能當一輩子小販,有個店面也不用像擺地攤那樣需要經歷日曬雨淋,就是為了掙錢弄一家店面結束那種要經常換地漂浮不定的生活。在80年代的末期,中國經濟也正處于高速發展狀態,所以陶瓷產品也經常供不用求。因為顏寶敬先生的誠信經營加上有方之道,陶瓷批發的生意日益紅火,所掙的錢就足以讓他和家人過上很不錯的生活。雖然如此,顏寶敬并沒有因此滿足停止住發展的腳步,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和本錢足夠的支持,他就開起了擁有一定規模的加工廠。

      1990年,顏寶敬的寶裕彩瓷廠終于開張了,有了一定的銷售渠道,又有豐富的市場經驗,顏寶敬的彩瓷廠加工、貿易一起做。“買回瓷胎來廠貼花加工,然后批發銷售出去,當時的市場氛圍很不錯,而我對于陶瓷行業的熱愛,和這個行業顯現出的蓬勃生機都讓我充滿了激情。”顏寶敬稱。

      2004年,顏寶敬經過市場調研,發現市面上的茶葉價格每斤高達上千元,人們卻用低檔的茶具泡茶,實在很不相稱。俗話說,“好馬配好鞍”,好茶就當配好茶具,顏寶敬當時就想:德化的象牙白瓷土經高溫燒成后瓷質細膩、如脂如玉、晶瑩剔透、高貴典雅,用它制成的茶具,無論從口感、手感還是眼觀上都會與眾不同,也可以滿足廣大消費者對茶具更高品位的需求,于是,他做出了事業發展中一個重大的決定:創辦專業陶瓷茶具生產企業,打出一個響亮的自主品牌。

      福建省德化縣卓越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工藝美術師顏寶敬現任德化縣政協委員、福建省商務禮品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誠信促進會常務理事、福建省海峽品牌研究院副院長。經營企業獲得“福建省著名商標企業、省6.18科技創新成果金獎、第16屆全國發明金獎、中國陶瓷十大品牌企業、福建十大暢銷禮品企業”等榮譽。

顏寶敬
      “定位做高檔瓷,對品質的要求是最重要的,一點都不能馬虎,工廠新創辦,招進來的工人來自五湖四海,每個人的觀念和操作手法都不一樣,我必須一開始就將規矩立清楚,讓他們知道我對產品品質的態度不一般。”顏寶敬稱,剛開始產品的合格率很低,為了讓員工明白品質的重要性,他忍痛毀了好幾個批次的不合格產品。

      “質量不好的產品是可以降低價格進行處理,但這樣的產品流入市場就會給人造成‘卓越是做低檔瓷’的印象,從長遠的市場美譽度考慮毀掉它是必須的。”顏寶敬的目的不僅僅只是賺取眼前的一點小錢。

      有人說,擺地攤做批發的是小商販做的事,那么當顏寶敬過渡到加工貿易行列也就完成了從“小販”向“企業家”的轉身,而卓越的創辦和企業理念的樹立以及品牌的形成則讓顏寶敬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企業家。

      做品牌就得精、特、優
      顏寶敬在茶具陶瓷這個行業摸爬混打了二十余年,對這類產品早已了熟于心,但他深感不解的是為什么產品質量上去了,市場卻沒有真正打開?經過一翻了解顏寶敬找到了根源:企業要生存發展,必須有獨一無二的產品。

      2005年10月,以研發創新產品為主的企業的陶瓷研發中心——恒越陶瓷研究所成立了,顏寶敬帶領他的團隊開始著手研發新產品。

      研究該往哪個方向深入?善于觀察的顏寶敬發現假山的水流可以自動流尚,能否把這個原理運用到泡茶工具中來?于是他高薪請來石雕專家,共同探討,顏寶敬對此次產品研發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從原材料的選用,產品的制作、燒成、包裝他都親自參與,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潛心研究,卓越陶瓷公司終于成功推出以“九龍盛世”為代表的半自動、全自動茶具。

       “這些自動茶具系列科技含量高,在頂末兩端設有磁鐵,形成正負兩極相吸的磁場,同時,杠桿和活塞被安裝在磁場當中,使用可以移動帶有磁鐵的裝置去改變磁場,從而利用杠桿作用,拉動活塞工作,在活塞作用下,每次磁場的變動都可定量倒滿茶杯的七分就自動停下,這種品茶方式,既不燙手、又能保溫,而且休閑方便。”顏寶敬坦言這是反復試驗后得出的創意。

      僅一套顏寶敬設計的“九龍盛世”就先后榮獲福建省十大暢銷禮品,2005年上海茶葉博覽會指定用品、2006年度安溪鐵觀音“雙十佳”評選大會唯一指定茶具等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