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芳,女,1970年在山東出生。現任國家一級技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除此之外她還任德化怡家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德化陶坊軒研究所、魯閩怡家文化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大師藝術精湛精益求精,多年研發創作中積累了寶貴經驗,作品《東方雅韻》在第十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獎賽中獲得金獎,《海上絲路》作品在2016年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海上絲路》作品的創作靈感就是源自建設“新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作品以德化窯“中國白”為材質,并結合惠安女的人文形象,展現海洋精神,祝福華夏構筑海絲新夢想。作品以極簡的“白”展現惠安女堅韌的神態,矯健的身姿,樸實而又不失風情的形象。無論是惠女服飾、手釧配飾、魚籃、斗笠都雕工細致,繁復與簡約配合,色澤明悅典雅,惠安女神態精湛到位,多姿多彩的服飾風情和勤勞樸實的民風民俗,而成為閩南的一道獨特的人文風景。其形象代表的意義是因為她們的服飾美、品質美和富有海洋特色的環境美,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德化窯“中國白”的材質美和大師手工極巧。從《海上絲路》作品上看到大師對真、善、美的謳歌和贊頌。
作品名稱《老子出關》,作品引用傳統題材《老子出關》傳說老子過函谷關之前,關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圣人過關。果然老子騎著青牛而來。舊時比喻吉祥的征兆。作品以德化白瓷為材質,在創作上力求去繁從簡、講求意境和感受,作品注重情感的表達和手法的創新讓作品更有張力、更具不朽的生命力。
所謂養生瓷,是通過專業的加工設備產生符合人體健康標準的紅外線放射源。“其實,也就是可將大的水分子變成小分子水,提高人體對水的吸收,增強免疫力。”怡家有限公司總經理朱芳芳說道。
其實,早在2006年,朱芳芳就將眼光鎖在能量養生瓷這一新市場,由于當時“納米瓷”養生瓷在消費者眼中只是概念,并沒有真正將市場拓開,由此朱芳芳開始從專注工藝美術雕塑的角色轉型,聯合臺灣高校等專家共同研發光波能量轉移技術。然而,養生瓷的技術日臻完善的同時,2010年,朱芳芳將養生瓷上市時,便遭遇了推廣困難等問題。
目前德化陶瓷同質化現象嚴重的背景下,為了開辟新興市場,不少德化企業轉攻成立養生瓷技術研究所,在日用瓷工藝化的基礎上,結合光波能量轉移技術等高科技技術研發新品。生產如養生壺、能量水杯等日用品。
除了朱芳芳瞄準養生瓷這一特色市場,專注于“中國白”文化潮流的德化瓷藝大師陳仁海也探索科技養生,健康的陶瓷的理念,推出養生瓷“中國白”等水杯,在原本陶瓷文化的藝術瓷基礎上注入科技的元素。據悉,這款陶瓷是利用遠紅外線轉換材料、負離子晶石等20多種物質元素的基礎上燒制的。
中國白陶瓷品牌擁有全國乃至世界陶瓷品牌,在互聯網趨勢下形成陶瓷電商生態閉環,歡迎各大小企業、陶瓷品牌注冊免費入駐。中國白在不斷優化和推廣中實現流量共享,讓更多的客戶加盟商匯聚到此,串聯德化、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陶瓷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