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健,男,1974年出生于福建省瓷都德化縣,永成瓷雕坊第二代傳人,師承家父周雅各(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國家一級/高級技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中華傳統工藝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市非遺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德化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陶瓷藝術專業委員會理事、泉州工藝美術協會理事單位、德化縣永成瓷雕坊藝術總監。
濟公天性好動,經常和那些頑童廝混在一起斗蟋蟀,似乎世上沒有任何煩心之事,簡單生活,自得其樂。
1999年結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2013年結業于清華大學舉辦的全國陶瓷藝術創作與設計高級研修班。專注于陶瓷設計創作,多次在國家級、省級專業評比中獲獎,多件作品被省博物館永久收藏。
主要獎項
2006年作品《一帆風順》編入大型藝術文獻《祥和中國》收藏版;
2008年作品《一帆風順》編入英國珍寶博物館出版的《精品藏典》圖冊;
2012年由中集郵出版個人郵冊;
2014年作品《斗蟋蟀》獲得第十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14年作品《濟公》獲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國藝杯”會金獎;
2015年作品《趣斗蟋蟀》獲得第十三屆全國工藝品博覽會金獎;
2016年作品《運木闖關卡》獲第十四屆中國工藝美術“中藝杯”金獎;
2017年作品《斗蟋蟀》被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收藏;
2017年作品《趣斗蟋蟀》被敦煌博物館收藏;
20172017年作品《斗蟋蟀》入展《絲路使者“中國白”再出發》2017國博藝術展。
談起濟公的時候,周德健老師表示同樣也吸取德化陶瓷喜用宗教取材傳統,用濟公這一人物來深入研制陶瓷,起初是采用他父親的濟公為原型,推出了濟公系列作品,惟妙惟肖,生動活現。同時也在一些濟公歷史故事中獲得靈感,周德健老師曾在3年當中就創作有50件濟公作品,在作品當中還融合了中國畫的藝術精髓,線條流暢,細節唯美,每個角度無不體現人物場景的個性特征。
更多作品賞析
說起濟公,周德健老師的眼神中總會煥發光芒。在千年瓷都德化,陶瓷藝人從宗教獲得創作的題材,造型中以傳統的觀音、彌勒等人物形象為主,周德健的父親也不例外。但他卻盯上了“濟公”這一人物形象來潛心研瓷制瓷。周德健從父親的那尊濟公為原型,推出系列濟公作品。在濟公故事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一些創作靈感,三年來,周德健已經創作了50多件濟公作品。周德健老師在衣紋處理上深得中國畫的精髓,氣勢瀟灑,靜中取動,人物的手、足、珠串,都是手工捏成,突出了濟公瘋瘋癲,蓬頭垢面、手執蒲扇的個性化特征形象。
中國白-愛陶瓷平臺是德化縣“互聯網+陶瓷“項目,是福建省發改委區域化、鏈條化的試點平臺。專注世界瓷都德化陶瓷產業,尋覓陶瓷匠人,傳播陶瓷文化,發掘陶瓷美物,與陶瓷產業、匠人一起,讓世界愛上中國原創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