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副司長嵇超在醴陵調研陶瓷產業發展情況。調研組先后來到華聯瓷業、新世紀陶瓷、陶瓷博物館等地,考察醴瓷歷史、企業生產以及日用陶瓷電瓷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有關情況。
醴陵已有1700多年制瓷歷史。自古就有“天下名瓷出醴陵”之稱。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開始燒制粗瓷。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醴陵瓷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從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與國酒茅臺同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等金獎起,醴陵釉下五彩瓷開始名揚華夏,走向世界,被譽為“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
新中國成立后,憑借著其瓷質細膩,圖案畫工精美。醴陵陶瓷被首選為國家禮品瓷,進入到首都人民大會堂、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乃至出口世界五大洲,享有“國瓷”美譽。
2007年醴陵釉下五彩瓷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醴陵獲評“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
目前,醴陵全市現有陶瓷企業650余家。形成了集陶瓷材料、陶瓷制造、陶瓷機械、陶瓷顏料、配送物流等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
2017年,醴陵陶瓷業產值超過700億元。
嵇超表示,未來將深入研討醴陵陶瓷產業質量提升實施方案,大力支持和推介這張閃亮的國家名片。